忘归
2023-11-29
角色: 戚兰生

【梧桐·相见欢】以中正克奇谲的情感佳作 对长沙本土作者,自己本来就有着天然的亲近和好感,加上体验过作者之前带的本,本人对《梧桐》这部作品一直非常关注。 再加上近期许多本友体验之后的强烈推荐、好评不断,那这梧桐的车头在下就当仁不让了。话不多说,一起来检验当下热度爆表的《梧桐》。 前期在尽量回避剧本群友剧透的情况下,本人体验完这部作品的第一感受—— 朴实且无华,感动又震撼! 毕竟对当前鱼龙混杂、风大质低的情感本市场,我们都有一定了解了,常规架构下的故事恐怕很难给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体验。 但《梧桐》在常规故事框架下,却带来超越常规剧本的体验,这确实也是本人意想不到的。 所以,为什么能够达到这样的体验?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系统地、完整地放回到整个剧本故事里看,就不言自明了。 首先一点,以清灵但不浮夸的优美文字,讲述了跌宕但不盲目的复仇故事。 从文本看,《梧桐》虽以质朴而简约的白话为主,却能用缀饰其间的诗句营造清逸出尘的意境,遣词造句功底颇深。 再加上每有情绪、必有画面、情境相融的描写,很能调动起玩家的共鸣,阅读体验十分舒适。 从框架看,每对角色的故事脉络有相对分离之嫌,所以仍然没有跳脱出“背负深仇、书院求学、决裂分离”这样的老派窠臼。 但好在故事线十分饱满,至少两层的剧情走向和整体框架,让权利争斗和爱恨纠缠更令人信服。 在这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将角色画得清楚、融得进去、立得起来。 角色经历了困顿后,个性会压抑、会扭曲、之后再毅然决然;剧情发生了变故后,人物会摇摆、会煎熬、之后再一往无前。 剧本初期,角色个人经历、性格生成、观念转变的整体脉络,是符合大部分人的思维逻辑和心理预期的。 同时,中后期的个人抉择和剧情发展,还能进一步反哺到人物个性,形成或外放或隐忍、或执拗或放手的强烈特征。 从以上来看,《梧桐》的角色塑造,个人感觉十分成功。 ——我是轻微剧透但避开核心的分割线—— 下面我重点说说三个角色的观感和体验吧。 不是卿家典范,却是薄情寡性。 谢作为全本大C,讲道理是需要一个能打能抗的男生角色来进行输出的。虽然本人是戚的视角,但从拿谢玩家的体验反馈看,角色的心理路程十分完整,由扭曲、嬗变向偏执,水到渠成。 这也与上文提到角色塑造的特点是相符合的。故事阴谋争斗展现的是行为和结果,而人物心路历程描绘的才是思绪和情感,这也是整场游戏体验所呈现的剧情冲突之核心所在。 不是缺失自我 却是外柔内刚 有一些玩家表示,沈樱原本遍布荆棘的成长经历,令她穿上了一层尖锐的、具有攻击性的外壳,和她所展现出柔弱内敛的性子并不相符,特别是后期的偏安避世和懦弱无力让人无法接受。 从CP位戚的角度来看,虽然她如何打破尖刺外壳、回到真实自我,这段变化过程外人无从得知。但她所有行为是比较符合成长经历与人物个性的,既有在多舛命运蹂躏下的坚韧不屈,也有为心爱之人守望的无怨无悔。 所谓为妻则刚、为母则刚,更是为爱则刚。哪怕是最终的觉醒和抉择,她也无愧于自身使命、无悔于燃尽自我,那是一种泽被于苍生而又护佑于小家的无言大爱。 个人以为,这是独属于沈樱外柔内刚的性格魅力,不必全凭现代观念来忖度和批判,也无需列入封建思想糟粕之列。嗯,女拳别打我谢谢。 不是游离反复 却是抱朴守一 至于本人所拿的角色戚兰生,其内心变化曲线也是盘桓向上、步步成长,由绝望到决然、由触动到心动,由抵生到抵死、由相守到相离,心路历程曲折,情绪脉络清晰,情感爆点震撼。 特别是从戚的性格特质来看,他只是天性纯良、与世无争,被迫参与到凡俗的人心险恶与腥风血雨之中,本就是痛苦与煎熬。那种违背本心的踟躇和不得善果的懊悔,着实令人心如刀绞。 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沈樱于兰生,既是福祸相依的爱侣,也是支撑人生的信念,更是扶摇于飞的XXX,不忍伤害、不敢辜负、不愿分离,生生世世、相守相敬,最后的虐恋更是动人心魄。 讲道理,虽然戚铺垫的故事不是最多的,但戚每一条线都十分丰满、情绪十足,成就了本人自称菠萝头却面具遮掩、哭到崩裂的名场面…… 最后说说店家吧 四正老师调整剧本结构的实力,其实在今年《南墙》时就已经有所见识。 《梧桐》推进过程之中,前期将欢乐趴的经营机制改为更欢乐的特色问答,将庞大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通过QA的方式讲解给众人,对玩家们梳理剧情有着巨大的铺垫作用。 结尾沉浸部分,四正老师不仅调整了部分设定,更是临场增加了新的设定和新的结局,将戚的故事进行了加工,将某对CP的情感位置进行了互换,实现了由愧疚到救赎、由悔恨到升华的神级反转,也实现了场上玩家整体体验感的均衡和提升。 四正老师,感谢给我了一场今年top1的情感本体验,实名拜服!


【梧桐·相见欢】以中正克奇谲的情感佳作

对长沙本土作者,

【梧桐·相见欢】以中正克奇谲的情感佳作

对长沙本土作者,

【梧桐·相见欢】以中正克奇谲的情感佳作

对长沙本土作者,

【梧桐·相见欢】以中正克奇谲的情感佳作

对长沙本土作者,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