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并非馈赠,遗忘才是。” ——题记《记忆解体》 🏷️剧本类型|诡计还原、破壁诡计、多重解答 🧸剧本人数|6人 ⌚剧本时长|10.5小时 🍰本主持人|阿凡 🍞体验角色|幽魂:紫色幽魂 🎉综合评分|⭐⭐⭐⭐✨ 🥞体验地点| @【赫兹】阿驴 💝推荐玩家|嫌疑猫粉丝群体、设定系爱好者 🎃劝退玩家|不喜欢QA,理解设定的玩家 一、剧本前言 😋本作说来话长,作者【白给】起初是剧游方舟的签约作者,其在去年的某展会上带来了自己的新作《记忆可食用》,还去到了灰烬工作室给他们开了一车并收货好评。但展会上该本却石沉大海,最终意向甚至都没几个,很多小群对该本评价为“烂的发昏”。 😡额,这个评价我还是比较反对的,至于具体原因我后文会细说,现在先继续岁月史书。虽然剧游方舟在现在凭借《六角馆谋杀鉴赏》名声大噪,但当时的情况与现在不同。当时剧游方舟虽然也发城限本,例如《业火秀事件》、《星辰塔事件》,但本身不跑展会,全靠卖给此前的合作店家,所以在店家群体中并没有号召力。其次,当时剧游方舟依然主打“本格”,与市面上的设定系背道而驰,发布的本诸如《H诞生的夜晚》属于纯本格。虽然如今玩家对于本格的接受度高于设定系,但当时玩家还是喜欢更新奇的设定系推理。 🤗对了,《星辰塔》其实是白给老师前一部作品,具体的作品质量十分难评,有一种半成品的美。所以,《记忆可食用》简直踩完了所有雷:发行对店家来说是新发行没有号召力;发行虽早年有佳作诞生,但进入城限时代后一直成绩平平,最高分刚7出头;作者也是一个平平无奇的7分作者,也没有口碑好的作品;只写本格的发行首次尝试设定系。最终,《记忆可食用》在展会上叫好不叫座,没有人买。展会之后,白给与剧游方舟和平解约,带着《记忆可食用》开始找下家。 二、前世今生 😇其实老月落是打过原版的《记忆可食用》的,个人评价是十分厉害,尤其是放在去年9月份,属于0还原的诡计做题本。当时剧本没有还原内容,设定与现版本大差不差,核诡还是“如何一瞬间杀死全世界所有人”的灭世诡计。单论剧本体验,其实《记忆可食用》是优于《记忆解体》的(因为纯做题,无还原,并且时间短,理论上6+就能结束)这么一看简直是为老月落量身定做的剧本(大雾)。当然对比现版本,《记忆可食用》就显得很单薄了,案件一条线,并没有复合谜面;诡计做题部分灭世诡计后还有大量繁琐细节;且本身属于纯做题本,市面上对于纯做题本的接受度是不高的,卖不出去几本,不然你看看成都几家店有《时间牢笼》? 😉说回来,我应该是少数体验了初版和终版的双版本选手。我可以这么说,这基本相当于新写了一个本:保留了原版的设定(记忆与响尾),然后把原版三个小案子加工包装,做到了复合谜面复合诡计,更贴合传统推理本,还额外加了三起还原向的案件。并且把原作的灭世核诡拆分,保留了一部分放到最开头破冰,另一部分“灭世诡计”改造成结尾的“弑神”诡计。但平心而论,查重率可能也就10%左右,目前记忆解体90%的内容都是新增原创的,所以条子哥还是太厉害了。 三、剧本优点 ❤️1、类型丰富的六起案件 本作一共有六起主要的案件,玩家需要破解“主宰者、配戒者、矛盾者、自绝者、分离者和敬神者”六起死亡案件的真相。其中有三起比较偏向“案件手法”的案子,这些案子都做到了复合谜面+复合诡计,巧与量齐聚,且字数精简(但是看不懂)。剩下三起是偏向“故事还原”的逻辑型案子,据说还原玩家喜欢这种(我不是还原玩家,所以不知道还原玩家喜欢还是不喜欢233) ❤️2、惊为天人的破壁反转 本作最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毫无疑问是开始反转时的“破壁诡计”。今年很多推理本都带了些破壁反转,例如《死亡回响》、《初恋未解决の事件》、《狐尔小姐の盗窃推理》。在我个人看来,灵活运用破壁元素带出反转是一个很不错的设计。但破壁元素不宜作为大核诡出现,作为大核诡出现的话,容易搞出一些冥场面,还是更适合作为以巧取胜的“小甜点诡计”。本作中途的破壁反转还是颇为巧妙,利用了剧本杀独有的“单搜”做了诡计,效果极佳,完全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为全篇最亮眼的地方。 四、剧本缺点 🖤1、莫名其妙的抽象本名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本作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本作在很多小细节方面,都极大程度地摧毁了玩家的体验。首先,剧本的名字又拗口又晦涩,让人摸不着头脑,后期要翻本都不知道该翻哪个。"问幽峦何故凄寂""冥舟划向生的彼岸""铭于碑中的往昔之短""闻怒溪何故哀鸣""寄向归处的辞别之长",而且还不是简体字写的,好像还夹杂繁体(这个不确定,也可能是字体不方便阅读)。推理玩家可能还是喜欢像《关于Y的奇迹》那种干干净净又简简单单的本,案件本、故事本、人物本,没了,多么清爽。 🖤2、意义不明的剧本结尾 本作的结尾依然是我们熟悉的“斩神结局”,但这场面好像见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下。《死亡回响》中山背秋彦的拔刀固然很帅,但其实这一幕就跟刘罗的《终极本源》一样,属于一种情怀回顾。这一幕之所以玩家不反感,是有山背秋彦先后在《七月十三日》、《死者在幻夜中醒来》和《作者不详》刷脸登场过。《命藏町的白雪姬》则是几页就写完了,没有像本作一样长篇大论,且该侦探在后续《黄泉国的阿修罗》还会继续登场。本作则显得用力过猛,此前并无“一心”的铺垫,大家可能也不是很关心一心经历的事情。 🖤3、令人迷惑的破壁核诡 本作在结尾最后的破壁展开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至少我个人而言很迷惑。我感觉实在是太冥场面了,“天塌了”这样真的好吗?我真的感觉太八嘎了,尤其是在结尾这个大核诡的地方,应该是严肃的、作者开始华丽炫技的,怎么变成了带点八嘎的对脑洞解答?要讲笑话、八嘎也不是不行,但是核诡推理的地方不可以啊!《诡计患者的谜题》里葱神结尾也各种八嘎,但那是辅佐故事,而不是考考大家。本作在结尾使用了大量“一次性设定”,无论是逻辑链还是谜面都显得有点轻浮,既不是“巧”的核诡也不是“量”的核诡,我觉得玩家可能不太会喜欢这样的处理? 五、剧本总结 ❣️总的来说,本作是一部学杂了的诡计推理本。其推理类型丰富多样,覆盖案件、还原和破壁诡计,故事上也有惊为天人的反转展开,推荐给诡计还原玩家体验。但本作同样也有三大雷点,一是文本晦涩难懂,不同本之间的名字也难以辨别,需要DM精准概括;二是结尾剧本过长,相当于看了本小说,无疑压垮本就不爽的玩家的最后一根稻草;三是破壁诡计作为最终核诡,有点压不住轴,且次抛设定过多,令人观感不佳。 🙈整体看下来,我还是很难把这部作品推荐给其他人体验,在10h本这一赛道上,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本作和《初恋未解决の事件》一样,都属于“大杂烩”本,很可惜的是,现如今“大杂烩”已经不像从前一样吃香了,建议作者在创作时要找准自己的受众,不要做一些自相矛盾的设计。当然,白给老师在这一部作品已经展现出了不菲的潜力,我十分期待白给老师的下一部作品! 六、结尾の碎碎念 🥳本作对于DM要求很高,要能“用简单的话语”讲清楚“复杂的设定”。后期玩家翻本找佐证时DM要对内容娴熟于心,避免无效检索。本作算是最难开的那一档,好在我的DM是阿凡,这些都不是事儿,还能提供很多情绪价值,推荐成都的宝子们都去找阿凡体验!(笑死🤣,但其实根本找不上,阿凡周末车已经约到元旦后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