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藤密室“赶尸人”主题出来时,我后背的汗还没干透,同行的朋友正蹲在走廊里大口喘气,手机电筒照在他发白的脸上,倒比密室里的“尸体”还像那么回事儿。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时,就知道这趟没白来。迎面扑来的是混着艾草和霉味的凉气,昏黄的油灯悬在头顶晃悠,把湘西吊脚楼的木梁影子投在墙上,像无数只扭曲的手。墙角堆着半开的木箱,露出里面泛黄的符咒和几缕黑布,旁边木桌上的铜铃铛轻轻晃着,没风,却总觉得有细碎的响声往耳朵里钻。 剧情从“寻尸”开始。我们扮演的是被赶尸匠托付的后生,要在子时前找到失散的三具“尸体”,否则会被怨气反噬。第一个任务是解符咒密码,墙上的朱砂字歪歪扭扭,我正对着“生人勿近”四个字发愣,身后突然传来木板压裂的声响——回头时,只看见一道青灰色的影子从梁上掠过去,带着股浓重的草药味。朋友嗷一嗓子把手里的罗盘甩了出去,罗盘在地上转了三圈,指针直直指向墙角的布帘。 掀开布帘的瞬间,我差点撞进一具“尸体”怀里。那“尸体”穿着破烂的寿衣,脸涂得青白,眼睛半睁着,嘴角还挂着点黑血。最吓人的是它的手——冰凉僵硬,指尖擦过我手背时,我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后来才知道是NPC装的,但当时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跑。 中间有段在暗巷里找线索的环节,全程得摸着墙走。巷子窄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头顶是漏着月光的破瓦,脚底下总踩着软绵绵的东西(后来知道是泡了水的稻草)。突然,身后的灯笼“噗”地灭了,黑暗里响起铃铛声,一下,又一下,越来越近。我攥着同伴的胳膊,手心全是汗,直到听见前面传来“咔哒”一声——是机关!有人摸到了下一个房间的门。 最后找到第三具“尸体”时,它正坐在供桌前,手里捏着半张符咒。我们刚要去拿,供桌后的布幔突然被扯开,一个穿黑袍的“赶尸匠”跳了出来,手里的桃木剑直指我们,嘴里念着听不懂的咒语。他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木头,灯光照在他脸上,皱纹里全是黑灰,那瞬间我真觉得自己闯进了几十年前的湘西老林子。 结束时NPC摘了头套,笑着说我们是今天最快找到最后一具“尸体”的队伍。可走出密室见了光,我总觉得后颈还有点凉,仿佛那串铃铛声还在跟着。 这体验妙就妙在“真假掺半”——场景是假的,符咒是印的,可当油灯晃出鬼影、NPC的手擦过皮肤、同伴的尖叫混着风声时,你会真的相信,此刻正站在那个阴气森森的湘西夜里,为一句承诺,和“尸体”周旋。 走之前看了眼主题介绍,说灵感来自湘西赶尸的民俗传说。现在想想,那些关于“生人回避”的老话,或许不只是传说,更是老祖宗留下的、对未知的敬畏吧。





千岛 App 内打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