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s🐳
07-08
本场演员: 徐均朔 朱芾 严小北 陈楷 赵禹钧 乐巍

原卡就是绝!有记忆点的歌很多,洗脑歌可以在脑子里面过一遍,逻辑也是很顺,舞美灯光更是相得益彰!叙事、抒情和演唱的harmony,真棒! 一刷是过剧情,二刷看细节。 【歌曲】 洗脑歌真的多,一天一天,你不懂,越过高山,我存在,一首遗忘的歌。有很多音乐主题,比如,妈妈的独唱《越过高山》和爸爸的独唱,是一个音乐主题,都是内心自白,想念那时热情洋溢的自己。那个变音,就像是内心的越过高山时的波动。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到后来被现实打败的无奈。 妈妈上半场的《你不懂》和下半场的《我不懂》,一个主题。前者是愤怒的,对爸爸不能理解自己的愤怒,不懂午夜梦回思念儿子的痛苦。后者是迷茫未知的,失去的记忆像是魔盒一样,灵魂深处缺失的那一个洞,不懂是什么,为什么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流泪,是什么?是谁?遗忘,“忘情水”,有时候时间并不能疗愈一切。相反,也许真正地面对才是开启新生活的第一步。Let it go. 女儿和儿子的合唱,存在与不存在,光环下的与隐形的,谁又不是在羡慕另一个呢?女儿和伴侣的cp歌《天生一对》也是从初见的爱恋到和好的疗愈。像夏日的风,疗愈了时光。 儿子的《我存在》,摇滚风,我存在,我自在。多么自信,世界就在我脚下,你们都要为我臣服的感觉。到之后的reprise,引诱。徐均朔演出了后面的小恶魔的感觉,就像《伊丽莎白》里面的死神,引诱着妈妈,快跟我来,这个世界多么悲伤,快来和我一起去到一个没有悲伤的世界,那里春暖花开。徐均朔的眼神和走位也蛮贴合这个角色的,像人的阴暗面,他走了,但以一种只有妈妈才能看见的方式,就在她的身边。 父子的合唱,I am the one who loved you(我忘了中文版的台词),从之前对妈妈诉说自己的爱到后面离去时心伤的呢喃,从快速高昂到缓慢心碎。 还有后面“But you've always known who I am”,从之前爸爸对妈妈到后面的儿子对爸爸,从妈妈的双向到爸爸的双向,这个reprise也是真的蛮棒的。 歌都很好听,也很贴剧情,虽然中文版有先天的译配不足,但是总体来说是瑕不掩瑜的! 【剧情】 此处涉及剧透,没有一刷的姐妹,建议跳过!(剧透真的影响体验感,就是那种后面彩蛋的那种震惊,原来如此,回想时的恍然大悟。) 近乎正常,是一个人的疗愈,也是一个家庭的疗愈。也许近乎正常是女儿对自己生活的向往,不奢求正常,近乎正常就好。也许近乎正常指的是父亲的近乎正常。父亲克制着,为了这个家,为了爱的她,近乎,正常。一刷的时候,为妈妈对儿子的爱感动,母爱细腻,是在灵魂深处的,无法割舍,遗忘了也会再次拾起。但二刷才发现父爱无声,他也爱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可也许他更爱她,他真的懂。患病的是她,可未尝不是他呢?二刷的时候,仔细听歌词,会发现父亲的词多次埋下伏笔,也许父亲故意不跟儿子有对视。父亲为了这个家,为了年少时的承诺,克制,假装正常,告诉自己正常。这,是爱,还是责任?他渴求爱的她能痊愈,何尝不是在期寄自己?也许正是因为父母都nerd,才会看到成年的儿子。It's gonna be fine,不仅是对妈妈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不过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 爸爸和妈妈,Natalie和Henry,中年一组与青年一组,有同台的对手戏,一个在一楼,一个在二楼。也许两对之间是投影,是那个注定的未来。也许,Henry对Natalie说的那个承诺,爸爸也曾是如此对妈妈许下承诺,当时的爱情都是美好的,需要相互疗愈。这个场景真的蛮厉害的。少年时代的那些承诺是美好的,是幸福,是期许。但是,当它随着时间流逝,是否会变成枷锁?忘记了初衷,终点会是什么? 【演员】 朱妈演得超棒!感染力、表现力都很到位!二刷的时候可能没有一刷那么容易哭了,但是还是被妈妈感动到哭。我真的爱女主剧,女生不是背景板或工具人,感情更丰富,逻辑更严谨,细腻而疗愈,姐姐们的业务能力都好好啊! 严中杰小姐姐真的也好棒,之前看《当爱》就好爱她,Natalie演得好棒。母女的自白和对手戏都很好,中国音乐剧女演员真的值得更多更好的舞台,多一点女主剧叭! 杰哥和陈凯真的好甜,我一刷之后才知道他们是真的!天,二刷的时候感觉两个人就像天然有个粉色泡泡圈,不愧是天生一对~二刷,怼望远镜有看到陈凯的一些小动作,比如抓书包带,好有爱! 赵爸也很好呀,演出了对妈妈的爱,对未来会变好的心理暗示,对爱人离去的心碎,对儿子诱导的惊慌。二刷被爸爸感动到,吵架歌那里更仔细听爸爸的歌词,原来爸爸真的一开始就知道,赵爸真的好深情啊!朱妈赵爸的最佳cp!赵爸的小动作也很到位,那个oh yeah很可爱啊~5.15返场,赵爸好像有点抢拍,哈哈(dodge.jpg)~~ 徐均朔真的给我惊喜了,没看过他的舞台,期待值就是中等,看完以后,嗯,有实力的就是有实力的,毋庸置疑。虽然有的高音的确有点哑,这个之前有预期,但是中低音真的蛮有层次的,走位和眼神也很到位。Gabe这个角色真的蛮适合他的,很添彩。 过了几天,脑子里都是ntn的歌,对比一下原版obc,徐均朔演得Gabe感觉就是一个一直比较依赖妈妈的儿子,吵架歌那里好像也是和妈妈的对手戏更多,和爸爸的互动都比较少,好像不是问爸爸为什么看不见我,而是一直挑衅爸爸,妈妈是我的,体现后面Gabe小恶魔的形态。obc的Gabe就是倾向于保护妈妈的设定,Aaron Tveit的身材就是好有安全感呀!(嗯,跑题了,dbq==)才知道I am the one who knows you一直都是父子的歌,父子的互动觉得可以多一点。 乐巍老师的rock很迷人啊,虽然一开始真的是有被吓到,hhh 【乐队&灯光等设计】 现场乐队真的太棒了,又稳又燃! 灯光和舞台设计也很棒,这个ntn的设计真的很有意思,蓝色、红色、紫色。也许,蓝色是治疗、疗愈、治愈、致郁;红色是激情、愤怒、死亡、引诱;紫色是蓝色和红色的交织,是正常与失常的交界,就是近乎正常。 音乐盒的设计也很好,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是死神引诱的预兆,想起德扎里面小莫扎特的那个魔盒,也是象征着死亡。一边让主角更沉浸,一边引诱着指向死亡的边缘。 二刷在三楼的缘故,能看到舞台二楼的小暗格和杰哥弹琴的细节,还是值得看一场二三楼的ntn~ 【现实】 一个孩子的逝去对家庭的影响可能是不可疗愈的,是永恒的。想起现实中许多被拐孩子的家庭,父母大多不能割舍那个曾经在自己面前童稚十分的少年,也许他们又生了个孩子,但是这个爱可能是无法代替的。这不仅是对父母的伤害,还是对另一个孩子的伤害。 少年时期的承诺,幸福与枷锁。能做成像爸爸一样不离不弃的可能没那么多吧,陪伴有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习惯。 太过年轻就当父母,自己还是个孩子还要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有限,可能对家庭与个人都不是那么的合适。需要心理上的成熟。 心理治疗,还需要很多路要走。药物、催眠、电击,有的副作用是预想不到的。需要关注个人心理健康。 最后的最后,近乎正常是我至今为止看过的最棒的中文版音乐剧,终于要让面试从我的list中让贤了!值得一刷再刷!!!再次感叹,中国音乐剧多一些女主剧或者女主有独立人格的剧(像最近看的马蹄和近乎正常)叭~

  原卡就是绝!有记忆点的歌很多,洗脑歌可以在脑子里面过一遍
  原卡就是绝!有记忆点的歌很多,洗脑歌可以在脑子里面过一遍
  原卡就是绝!有记忆点的歌很多,洗脑歌可以在脑子里面过一遍
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