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erius
07-03
店铺:
@镜中人推理探案馆(保利店)
角色: 范舟

纵然《怪谈事务所·修罗》披着国风的皮,挂着“全新”的招牌,亦不掩盖其仍为以《怪谈事务所》前作修修补补后换汤不换药的罐头作品的本质。所谓的“全新”雇员,其实不外是前作的很多干员技能稍微换个皮(迪罗加-鬼斩/上官欢-音无等),无非是让那些体验过前作的玩家没那么大的信息优势。但你要说创作者为本作机制创新付出了什么很大的心血,那只怕是言过其实。 在为《怪谈事务所·囚徒》撰写测评的时候,我就讲过,《怪谈事务所》系列固然曾经风光一时,但如今早已尾大不掉,已属赘疣,是只会躺在功劳簿上吸血的蠹虫而已。《怪谈事务所·修罗》的表现显然印证了我的看法——本作在创作层面毫无诚意可言,只是靠着系列作的底子勉强保证了可玩性。 更令人厌恶的是,百川望辰工作室,又或者是本作的机制作者TY对店家和玩家的态度已经到了令人不适的地步。XX平台XX分解锁XX前作DLC,还要提供XX平台数十条好评才能购买这种操作,不啻告诉店家和玩家,我不仅要把冷饭拿出来卖,我还要逼着你对全世界大喊我今天卖给你的这道预制菜是美味珍馐一百声,我才肯把这些冷饭施舍给你。就这,还大言炎炎所谓“我们是怎么样,机制圈子就是怎么样,希望大家一起加油,营造更美好的未来”。我只能说,这个未来对你家发行是太美好了,那我们呢? 从《怪谈事务所·灵校》到现在,很多时候我都想要体谅百川望辰工作室的处境,但如今有些话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TY在对玩家反馈这方面,就如一个傲慢而又任性的稚童,《怪谈事务所·灵校》或许真的倾注了他很多心血,但它仍然是一个面向市场的商品,其机制设计和时长要求本身就决定了它是一个粉丝向作品。但TY老师不接受,他就非要全世界玩家都捧着他,平台开分低我就自暴自弃我就摆烂了,我就拖延后作的发布我就在创作后作的时候敷衍了事。及至今日,《怪谈事务所》系列已经完全成了一个收割粉丝残余热情的烂钱系列,整合一堆全国DM的名字当角色,鼓动自己长期合作的老店去刷好评,自己给自己罗织一个弥漫着彩虹屁的茧房,让作者在里面自我高潮,这就是《怪谈事务所》当前的现状。 讲讲作品本身。相比于前作《怪谈事务所·囚徒》,《怪谈事务所·修罗》的剧情水平略略向前四作有所回升,但仍属中二有余,细腻不足的范畴,说是什么“构建了很大的新世界观”,实际上和《魔法启示录》系列的问题一样,没有几个玩家有那么大的兴致去了解你那些原本创作水平就欠奉的背景故事。六个角色本的故事都写不好,还非得埋布一堆不去额外了解就看不出来的伏笔,除了让玩家对本系列的故事更加丧失兴趣,外加显示出作者的傲慢外,没有任何益处。 至于本作的机制。三个小机制聊胜于无,尤其是跑团部分,我以为《怪谈事务所·囚徒》的跑团就已经够敷衍了,没想到本作even worse,两个跑团与剧情没有任何结合,也没有任何博弈性,较之于当年《怪谈事务所·破界》《怪谈事务所·血宴》的跑团,相去何止千里。至于那个模拟战小机制,轮次和干员技能几乎决定了一切,反正我是放了个灭杀直接离场了,不然要零分滚蛋。 再说大机制。《怪谈事务所·修罗》的大机制底层逻辑其实和前作《怪谈事务所·囚徒》是一样的,无非是将得分机制变成了类似《守望先锋》推车的机制,辅以《怪谈事务所·灵校》的破图机制。在此意义上讲,本作在机制上确实是没有任何创新的,所谓的创新就是把原来的雇员换个名字,技能进行点微调而已。工作室甚至没有在给雇员起名上花什么心思,因为他们的名字都是收集的全国DM的名字。 至于可玩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客观讲本作还是保持了前作的几分可玩性,又兼本场DM小瑞可称得上是我见过的对开本最认真最专业的机制DM了,各种“新”干员的技能烂熟于胸,半脱稿开本全程几无错误。只能说TY老师真得给各地卓越的DM们磕一个,没他们你这本全尸都留不下。 “我们是怎么样,机制圈子就是怎么样,希望大家一起加油,营造更美好的未来。”你发行有你发行的未来,我玩家也要我玩家的未来。发行视玩家如草芥,那玩家也就只能拿发行当寇雠了。 玩呗,谁在乎谁啊。

纵然《怪谈事务所·修罗》披着国风的皮,挂着“全新”的招牌,亦
纵然《怪谈事务所·修罗》披着国风的皮,挂着“全新”的招牌,亦
纵然《怪谈事务所·修罗》披着国风的皮,挂着“全新”的招牌,亦
纵然《怪谈事务所·修罗》披着国风的皮,挂着“全新”的招牌,亦
纵然《怪谈事务所·修罗》披着国风的皮,挂着“全新”的招牌,亦
纵然《怪谈事务所·修罗》披着国风的皮,挂着“全新”的招牌,亦
纵然《怪谈事务所·修罗》披着国风的皮,挂着“全新”的招牌,亦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