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 (本人)体验感最好的一个推理本。从人物本的分配,密室环节的环环相扣,再到日式本的传统环节之人物关系梳理,最后到人物善恶的反转,整个游玩过程能让人从头情神饱满到尾。其中日记和“执念”的设定也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增加更多能够推理的点,无论是有趣作案手法,推理环节的细节,还是后续三次重新推理案件真相与“减少二十岁”的推理过程,都会让人在体验一遍后仍能重新去回味这个作品的每个细节。在我心中是不可多得的好本,而不是跟风人刷热度才会变得流行的产物(暗示一下某个本) 一,分本 最开始的环节。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却暗示了这个本的特点(变态)。 二,推理环节 1,密室 在人物一本就开始介绍“猫岛”的各种概念与背景,之后发的案件还原与线索本取代了老本格推理中的搜证与线索卡,大大减少了线索阅读成本与时间消耗。从第一个密室手法的推理开始,就能察觉到“循环”的意义。而当案件的循环浮出水面,玩家自然能够察觉到循环的不对劲,时间上的差错造成根本不可能只凭借仅有的几宗案件形成循环,此时也恰到好处的引出和歌橘的事情。从最初不含有和歌香织的循环开始,就能察觉到一定存在第七个死者来补充器官了。 整体密室环节的作案手法很好的符合了我对变态的认识(用四肢当梯子,用肠子当绳子什么的),环环相扣又逻辑清晰易懂。一口气顺下来的那一刻真的很爽。 2,人物关系推理 具有日式本的特色(人名难记),有很多人物关系和瘪嘴的人物名需要去通过人物关系网去一一捋顺。但与我玩北原千夜时的体验感不同(也可能是我成长了?🤔😎👌),在第一个人物关系网被总结出来后,人物关系就不难理解了,也不需要添加或重新画新的人物关系。这一部分的人物关系是要通过每个人的人物二本来共同补充的,我们这一车在这个环节做的很好,所以后续的推理也不会那么累(点个赞)。从此处也可以看出这个本并不打算将重点放在通过人物名字来提高阅读与推理难度上,而是放在了后续三次重新推翻前有的结论而重新推理的环节上。每个人物都会出现在大家目光的焦点,第一轮推理时我以为是透明人的翔太与秀吉也会在后续发挥作用。在密室环节并没有发挥作用的“年龄”与“执念”相关信息也会在后面的三轮推理中大放异彩(甚至可以说是主要的线索,毕竟很多人物关系与人物动机都是通过“年龄”“执念”可以进行直接确认的)。即使整个本的总时长很长,我这车还是个玩到两点的修仙本,但整个过程并不会有让人厌烦或冗长的感觉,反而是每个地方都会有内容,也不会有让人很急的感觉。 在最后回归主线,先给一本的人物洗白,反转了一下,再揭示出真正的真相,在与洗白时的形象形成落差的同时,重新强调了“变态”这一主题,紧接着形成新一轮的循环。玩到最后不得不让人感叹作者极具想象力和创新的脑洞。作者的文笔也很好,不同于水仙那种偏意识流的文笔,这个本会给人有一点朴实但是会很精准的感觉 三,最后总结 很推荐喜欢推理本的人去体验这个本,即便时长很长,也会给你新的体验。不过也要注意同车人的选择,这种长时间的推理本我最怕碰到不好好玩的那种人了,会极大破坏体验感(幸好我这车没有)。 犬山我还没玩过,在以后体验过犬山后也会回来追评一下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