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意浓缩体量于单案,就是最好的诚意。" 时长:8.5h 体验角色:视角4 DM:拾七 非常临时上的一车练习车,应该是dm二测后的首车,可以看出不是很熟练但是整体逻辑与故事还原都已经捋清楚了,所以体验还不错。 上车冲的是对所谓”最强单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推理还原比仅有6:4,因此期待值其实放的比较低,打完竟然觉得让人眼前一亮。听说是国推新人作者的首部作品,确实能看出是一部诚意之作。 接下来的repo主要从案件推理部分展开。 整本共四个案子——灯塔案(破冰)+礼2案+礼1案+观苍岛案,围绕一个设定——降灵,通过爷爷与"我"在地震下的对话铺陈开来。 ❤️先讲优点 ①行文风格清晰干练,设定简洁。 虽然有将近一半的还原部分,但是在前半段案件剧本的描述中阅读量较少,唯一需要分享的人物本也有总结提炼。其次整本所用到的设定量少,在最开始的2页内就介绍完整,后续所有诡计均围绕这一个设定展开,理解成本极低,在目前铺天盖地强设定系本中属于是一股清流了。 ②案件难度排列均匀,富有诚意。 由于整本设定少,相当于是将一套公式反反复复灵活使用,但又不能让玩家觉得枯燥重复,因此作者在案件上下的心血可想而知。灯塔案为破冰案,只考察玩家是否完全理解了设定,抛砖引玉一点就通。礼2案诡计初显精妙,给玩家继续练手尝试;而礼1案也就是“最强单案”,则相当于汇融了所有知识点的一道压轴大题,思考体量直逼有的盒装小本,这也是我觉得这个作者很有诚意的地方,愿意浓缩体量至单案中,而不是加点故事加点吃瓜拼拼凑凑成一个烂本。观苍岛案则是一个大餐后的小甜饼,可秒破速通(但也暗藏玄机)。 ③人物不是ai,推理能力极强 这是我打关于Y最喜欢的一点!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本,其中的参与者人物不是跟监视摄像头就是跟设定好的智能机器人一样,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虽然其中一些仪式、规则等内容,仍然充斥着令行禁止的ai味道,但是关于y核心诡计围绕的就是其中人物有着正常人应该有的推理能力,他们在面对特殊情况时有着正常人应该去做的反应。真正的犯罪者心理学与受害者心理学,凶手的底层逻辑是第一层,其中参与者或者死者的临时反应能力是第二层,而你往往要去盘的是第三层。 🖤再讲一讲可能需要玩家壁垒的一些重要点: ①非密室手法本,更像是做题本 其他三个案件还可以说更偏向探索凶手的诡计,而礼1案一出,我脑中顿时闪过一排做题本的案子,小比莉尔谁懂啊!同样的动线题,同样的逻辑推理表格盘法,虽然设定和核诡不一样,但是既视感扑面而来。因此更加推荐喜欢做题的朋友,如果是密室玩家大概率会失望而归。 ②还原老瓶装老酒,反转反转再反转 关于Y我最失望的部分应该就是还原趴,当然也出于我不是个还原玩家的缘故。灰烬的多重反转虽迟但到,不在案件而在还原。但是整体反转点并不巧妙,甚至我感觉老玩家提前破梗的可能性可以达到80%,同时不知道是dm问题还是就是这么开的,每次矛盾点都要跟薛定谔的猫扯上关系我真是无语到极点。有故事分享大会(虽然时间不长),还原部分故事很老套,有一点猫岛强人物设定的味道。但是能看出作者还是在用心写的,要盘的细节点很多,还原体量也是很足够的,因此还原玩家可能体验也不会差。 ③结局我不是很能满意 大故事结局上有很致命的违和感无法自圆其说,这点纯我自己个人感受,我复盘给ch听的时候他竟然觉得是个还挺感人的bug点。 🧡最后整体打下来,我觉得关于y其实不是一个追求难的剧本,他不要求玩家的灵光一闪和作者脑洞互通,因为做题这个玩意纯是一个不难想但是耐盘耐做。如果大家比较放低期待值,喜欢做题,喜欢盘还原细节,那关于y应该会是一个诚意满满非常适合你的硬核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