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在看 看女神尤其是百日宴部分的时候总是想起战壕中合唱《平安夜》的情节,处在宏大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比直接讲时代更加动人。一件事情发生在历史上总是那么自然,但对于个人来讲就是命运。 女神的本子让人动容的原因在”反战“主题的答案并非是广泛而抽象的”和平“,而是真实而具体的”活着“。在无人岛外黄色衣服和蓝色衣服让他们仇视对立,但在无人的地方,在他们几个人的相处间,在生存欲望的促使下,衣服的颜色就不那么重要了。 女神是什么?无论这六个人是否将她化身为具体的人来思念,她的特质都是美好和希望。这样痛苦的生活是靠这个才能坚持下去的,虽然岛外的对抗让他们暂时忘记了女神但在岛上这样”美好“的环境下他们又想起了。所以在穿着衣服的时候,在为了活着而挣扎的时候,美好就这样丧失了。 闪电的女神是对家庭的挂念,炮弹的女神是为说出口告白的遗憾,勺子的女神是对曾经即将要开始的新生活的向往,蝎子的女神是对母亲教导从不解到体悟,野狼的女神是对立场和家人的自我盘问。那石头的女神是什么呢? 石头因被抛弃而对黄色衣服的失望,带着哥哥的遗志每夜做着噩梦活着。若石头是无信仰者那么女神就是他借以维持岛上秩序的工具,若他是有信仰者,那么女神就是最原始的自然之神,所以女神在石头的眼里是没有具体容貌的。后者的逻辑下石头化身为女神的使者,他的秩序、他的审判、他的选择就是自然之神的选择,是真正的善与美。高雨晨的逻辑(在我的体感上)大致如此——在自然女神的指引下,他不是疯傻之人,而是凌驾于所有阵营上最纯粹的圣子。不过,虽然石头用女神的名义建立了岛上的秩序,但岛上有纷争时,人性的不美好(还不至于到丑恶的程度)只要一显露,女神之声就会响起,这声音可能是他们本人的自我审判,大家对美好的向往和人类的爱同时构成自我审判和自我安慰。 说得浅显一些,在这样一种前路未知、生死未卜的“非正常”状态结束后你最希望做什么或者你遗憾没能做什么,就是普通人“女神”的来源。我情愿结局这样一群普通人好一些,哪怕是oe,哪怕将来他们会彼此仇视,但彬闪电最后望向天空的眼神还是把这一切击碎了。对啊,这样一个庞大的机器碾压过来,他们六个人渺小如蚂蚁,随时被抛弃也没什么让人意外的。 最后,虽然剧里对“女神”的描述都充满光芒,这种光芒甚至在他们所处的悲剧中更加温暖耀眼,但我觉得剧本真正的落脚点在一开始就出现了: 【漂泊的我们,到底为了谁?到底为什么,要互相残杀?】 他们想要的只是过上以往平常的日子,为何日常也成为了愿望?在远离陆地的无人岛上,衣服的颜色还重要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