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古以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什么是“国”?什么是“家”?这两者,可以被视作一种抽象的概念,可以被视作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种念想。 对于张小敬来说,守护闻染是他后半生的“家”,第八团是他前半生的“国”。 但对于李泌来说,长安、唐朝、天子,或许永远都是他的“国”,他的“家”。 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中,是人的性情与绝对信仰的对峙。 孰对孰错? 那个年代,或许没有任何人有资格来评判。 —————————— 很久没有看到过如此“音乐剧”的音乐剧了。这么说的原因是,编剧懂得“音乐剧”这个艺术形式,它“为何唱歌”。剧中所有的歌曲是为剧情服务,为塑造角色服务的。音乐剧的歌曲,并不是“音乐剧”的全部,音乐剧作为一个综合类的舞台艺术,是包含剧情、舞美服化道、舞蹈、歌曲等等方面的。歌曲要服务于剧情,重点是“剧”,要讲好一个故事,塑造好每个重要角色。 《长安十二时辰》做到了,虽然可能大部分歌曲没有什么调,有些难听,但至少它达到了“音乐剧”的标准。它的歌曲都是反应人物心里活动、塑造角色形象、推进剧情的。或许有模板化、公式化的嫌疑。但是,我愿意看到的是所有歌曲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像某些音乐剧“为了唱歌而唱歌”,在本不该唱歌的地方塞入一首歌,为了不让人诟病“音乐剧为什么不唱歌”而设置歌曲。 没有看过原著和电视剧,纯第一次看这个剧情。我不清楚是否还原原著,但是我觉得这部剧在剧情节奏把控上非常好。在推进现实剧情的紧迫情景后,总是会有戛然而止的反应人物内心的“歌曲”出现,一紧一松,剧情波澜就很好地呈现出来,也是得益于正确的设置歌曲的位置。但是我觉得这部剧应该就用第一版三个多小时的,这样角色塑造更好之外,也能够弥补现版本下半场的角色关系交代的突兀感。没看过原著的话,下半场很多角色之间的关系可能有些难懂。 最想夸的其实是这部剧的角色塑造。音乐剧版的唯一领衔主角应该是张小敬,这个角色塑造地非常好,角色的成长弧光非常亮眼。尤其喜爱两位女性角色,虽然她们也没跳脱出工具人的命运,但是把她们的形象塑造地十分伟大与饱满。闻染不是弱女子,她是勇敢的、坚韧的,她会为了“亲人”铤而走险的;檀棋不是任何人的侍从,她是独立的,能为爱的人、为真心待她的人挺身而出的。 舞美服化道虽然没有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但是标准、紧贴整体剧情、服务剧情方面做得很好。 今天这组卡司也是非常厉害,高音真假声山歌等等,信手拈来。也是因为他们优秀的业务能力,提供了这部剧最好的呈现。 —————————— 檀棋再寻葛老,是因为她要拯救她的“国”与爱。 闻染挟持圣上,是因为她要守护她的“家”与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