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逢春。” “渡春渡春,别旧灾,迎新生。” 《未逢春时》 温夜:椰汁 地豆儿/陆凌枝:条条 魏长明/唐太守:千元 打千元的本,有种螺旋式上升的立体交互感。每一个细节都会反复推敲,前后呼应。没有一个动作或者细节没有意义。 一直行礼,突然不行,一定有不行礼的原因。从他的视角出发,觉得是结善缘,从我的文本出发,会认为他僭越了,他做了便做了,做了之后会补一句,是在下自作多情了。这种动态回旋镖的例子不胜枚举。相互博弈,相互预判,相互激发。这就是剧本杀基于文本下玩家与店家最好达成的最佳状态。 我开玩笑说,你当爹的时候还以为会套层皮,玩个花活。他说这不行,不能乱搞。正经的爹,就要正儿八经地演。在当下的环境与氛围里,特别珍惜演爹的机会。 千元玩世不恭只是表象,认认真真才是他的本心。每一个角色都动足了脑筋,千方百计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玩家。他的思考,活了文本里的纸片人,他的真挚,感动了在场的所有玩家。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打千元的本,是不大好戒断。 再见黎明里的古以灿,一句一句干爹都是发自肺腑。 剧本杀里是个轮回,到了未逢春时,哪怕一幕也是父皇。 一个眼神,尽在不言。 一幕定调,角色的底层逻辑夯实,玩家自由发挥的地基从此扎实。 角色是有深度的,这份深度不仅在文本,更在于角色表达时传递的信念。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权谋的本身就在于疑。但疑中也有信。给予彼此最大程度内的信,哪怕终究是不信,也是忍不住想去相信。这份分寸感,才是最最难拿捏的地方。 未逢春时的魏北淮,是我打过写得最好的帝王心术的本。 朕是天下! 可谁又知道,这个“朕”后面有多少苦。 阿姐知道吗,阿姐在意吗? 阿姐说不信,又有哪一个帝王会信呢? 所以阿姐做不了帝王,而北淮只会做皇帝,也只能做皇帝。 这或许就是身在帝王家的悲哀,万方皆罪,罪在朕躬。 王道即孤。 条条好,每一次都拉满情绪价值。再见黎明的雅洁塑造得特别成功。一出场,那份气场就与众不同。在未逢春时里面的地豆儿又特别可爱,反差大,却拿捏得宜。很舒服。 说到舒服,那包是椰汁老师了。 小咔是我的快乐老家,最大的原因还得是椰汁。 第一个本是考试,他注意到了,注意到我写的诗。哪怕撕了,也会捡起来拼凑好保存起来。 浮云青鸟万里迟,可以说是我的开闸本。第一个正儿八经哭得稀里哗啦的本。 南墙2我预判出现了失误,他也会不厌其烦地安慰我。 每一个本,椰汁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温柔与细腻。 袁守心,温夜,虽然都不是直接和我交互,公共视角出现的空间有限,但都能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 优秀的剧本杀主持人,除了流程,演绎,还包括填补不足,粘连联结,平顺之余,追求更高层次的共鸣。 椰汁在,这个本一定就特别丝滑。 如果说小咔本身就是招牌的保障,椰汁老师就是突破上限的利刃,每一刀都精准至极。 顺,润,锐。 人与人通过剧本杀产生羁绊,这份羁绊不断交织,成了彼此都成为为更好自己的源泉。 春日渐暖,度春,度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