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昆剧比较多,今晚看《碧玉簪》是第一次看越剧,感觉越剧和昆剧的风格还是挺不一样的,例如语音语调更加顿挫,而没有昆剧那么百转千回。剧场观众以爷爷奶奶为主,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剧情堪称越剧版再见爱人。当朝尚书把独女嫁给了一个清贫读书之家,还给亲家公谋了官职,结果女主的表哥求娶不得因爱生恨,想破坏这桩亲事,让媒婆在成亲夜在婚房留下一封伪造的女主李秀英给自己写的情书,还偷了秀英的碧玉簪放在信封里。男主王玉林看到了书信和碧玉簪,也不长嘴问问清楚,一直冷落女主,一个月没进屋,还在女主回门时让她当天必须回来,否则就要休了她。秀英百般容忍,侍奉公婆,在玉林趴在桌子上睡着的时候纵然内心百般纠结,还是帮他盖上了衣服以免着凉。矛盾却因此达到了顶峰,玉林醒来对秀英又打又踹,说她给自己盖女人的衣服要害自己中不了举。秀英伤心悲愤之下一病不起。李尚书从京城赶回来,玉林把那封信丢出来,让岳父带秀英回家改嫁,尚书见信欲杀了女儿,好在亲家母极为明事理,提出核验笔记,又有婢女春香作证,是那个媒婆有问题,真相才大白。秀英回了娘家,玉林进京赶考,考上状元回家,想把凤冠送给秀英挽回妻子。秀英说玉林是无情无义负心人,纵使是状元也不会原谅他,父亲、母亲、婆婆轮番劝她,她仍然坚定不原谅,最后还是玉林下跪,秀英无法违抗皇权,收下了凤冠。 这部剧深深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迫害,秀英有一个极好的婆婆,有一个非常疼爱她的母亲,有一个百官之首的爹,送凤冠一节长辈们也没有用身份逼迫她回心转意,已经胜过绝大部分古代女子的命运,却仍然差点因为捕风捉影的荡妇羞辱丧命,因皇权而接受凤冠。在相信了小人的阴谋时,玉林多次称她为“贱人”,甚至尚书爹看到书信第一反应也是“小贱人”,提剑就要杀,不亲口问她一句。 秀英和婆婆唱得最好,散场后我听爷爷奶奶们也是这么说的,特别是秀英回娘家后的唱段,让我听哭了;而婆婆则是全剧的搞笑担当。
评分
上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