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鸣唱之地》-“DM在剧本杀中的作用” 类型:城限 人数:6人(可反串) 评分:🌟🌟🌟🌟 标签:推理,还原 我一直觉得Allen的作品中,锁凶逻辑是最精彩的,其次是还原长逻辑链,案件手法不予评价(写的烂烂的)。所以这次的新作品我个人认为发挥依旧稳定,同时提高了dm在剧本中的作用,这个本完全不建议dm放盘,适当的节奏把控才是最重要的。 一、诡计包裹下的强逻辑锁凶 其实张艾伦写的剧本的底层逻辑相当直接明了,在真解之上包裹一层逻辑诡计,从而引导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且表层解答与底层解答的根本区别在于凶手的不同,引发出不一样的故事。《飞蛾鸣唱之地》这次的主打点是长逻辑链还原,所以锁凶难度不高,因为大量的前置逻辑已经放在还原里了,基本上到最后是水到渠成的锁定幕后真凶。不过每次我都想看看张艾伦有什么不一样的锁凶方式(《归山赤团》的锁凶逻辑相当不错!) 二、铺设较长的还原长逻辑链 整个故事的基调是我个人喜欢的类型,从中引发的思考虽然各有各的说法,但是能在后续带点回味还是不错的。说到逻辑还原层面,整段逻辑链条比较长,从开头到结尾贯穿了整个文本,所以需要dm提供几个存档点。如果是直通放盘,会出现方向错误无法回头的情况,且因为是故事类逻辑,需要结合行为逻辑进行思考,如果是喜欢强逻辑推理的玩家,谨慎上车! 三、dm在剧本中的各类作用 在一般的推理本中,dm起到的作用以引导为主,或者再扮演一些角色。不过在《飞蛾鸣唱之地》中,张艾伦将dm在剧本中所占的角色比重提高了不少,甚至当起了吐槽役。一般来说dm直接进行引导可能会让玩家不适,把这类操作放在角色人设之上,就会起到“0帧起手”,把控节奏的作用,毕竟作者张艾伦也是一位难得的节奏类DM。 我觉得《飞蛾鸣唱之地》属于张艾伦的写作舒适圈,所以质量是有保证的,完全可以去体验一波。但是与之前的作品相比,保守有余,创新不足,希望下次的作品可以带来惊喜! PS:作品与DM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剧本可以完全不需要DM,那么我就不会把它称为剧本杀,所以如何让玩家开心地放盘,如何把控整场的节奏,都是一个合格的推理DM应该做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