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浣熊在打瞌睡(互赞)
2023-12-26
店铺:
@百川·群玉阁沉浸式推理馆(原吾朝)
角色: 笛亚

近一个月依次打了四个DBG卡牌机制本:《赛维亚战记:始动之轮》、《征服者:金雀花王朝》、《此去必不归》、《魔法启示录:哈兰之息》,并且这四个本在武汉也是事实上的城市独家(分别为卡司、群玉阁、怪咖×骡子神探、群玉阁/脑炫疯所拥有),作为一名2023年100+本的机制专精玩家,接下来将以较为严格的目光审视这四个本。 目录 一、基本信息 二、名词解释 三、剧情 四、卡组构筑方式 五、机制的创新性与平衡性 六、DM 七、结语 一、基本信息 📖剧本:《魔法启示录:哈兰之息》 ♻️系列:怪谈宇宙欧洲篇 魔法启示录系列开山之作 ⏰时间:7-8h/10-11h 🏷️标签:欧美/欢乐/魔法/机制/博弈/高阶 🍀玩法:跑团/卡牌/回合制 👩🏻DM:群玉阁最后的帅哥 噗噗 ✅DBG卡牌的集大成之作 ✅物料精美不计成本 ✅硬核PPT跑团 ✅100%自由度 ❎🈚平衡性设计 ❎组卡运气成分大 ⭕​适合玩家:百川粉丝/游戏王、炉石玩家/喜欢卡牌游戏的玩家/20本以上机制老手 ❌不适合玩家:百川黑子/对卡牌理解慢的玩家/机制新手 二、名词解释 TCG:Trading Card Game 集换式卡牌游戏 DBG:Deck Building Game 牌库构筑游戏 TCG为玩家在对局之前首先对卡牌进行构筑,放在剧本杀中即作者已经构筑好每个角色的卡组,因此在对局当中己方的牌库基本为固定阵容并且可以进行预测;而DBG则是需要玩家在进行游戏的过程当中使用手中的资源或添加或舍弃手牌,并从公共牌库当中逐渐构筑自己的牌库阵容,从而组成比较有效果的牌组进行对抗。 对于游戏的规则来说,DBG需要玩家将更多的思路放在牌组的构成,从而才能够对于接下来的部分进行计划;而TCG则只需要玩家在战斗中思考如何运用自己的手牌即可。 因此,严格意义上我认为《哈兰之息》并不属于发行所说的TCG,而是DBG。 在2022年已有两部非常成功的TCG作品《解析者2》与《星庭物语》,二者均是卡牌机制本发展史上具有奠基地位的宗师级作品,因此接下来也将此二本纳入讨论范围,这6本也基本涵盖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TCG/DBG卡牌机制本作品。 三、剧情 剧本杀区别于一般桌游正是因为其有剧本,虽然机制玩家一直调侃剧情并不重要,但能和阵营或机制结合好的故事和文笔一定能给本增色不少。 《解析者2》和《赛维亚》属于剧情少且完全不影响游戏进程,可以直接抛本进行机制,因此虽然写得不好但并未到玩家厌恶的地步;《征服者》使用剧本杀中亘古罕见的第三人称穿越视角,同时穿插着宿主与本体灵魂的混乱对话,全车玩家痛苦不堪半途而废本,犯了写得又多又烂的大忌。 《哈兰之息》剧情依然由大家熟悉的怪谈系列主笔Tiger老师负责,但在这一部中人物本和跑团本可以随意拼接,很多欧式翻译腔的场景描写,角色之间没有什么羁绊,所以尽管剧情并不烂,但大多数玩家都看不进去,甚至不记得cp的名字。建议以后还是要写一些接地气容易让玩家沉浸的文字,设计必要的交流互动。 此外我还发现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以往百川的署名顺序都是文本作者在前,机制作者在后(例如:山梗果/Ty,Tiger/Ty),而这次反过来了变成Ty/Tiger,可能发行自己也知道这一部剧情不太重要吧。 四、卡组构筑方式 卡牌机制本的核心即在卡组的构筑。总体上看,分为选取和抽取两大类型。 最简单的是《解析者2》和《星庭物语》,由于TCG卡组基本是固定死的,所以一般都能获得自己的关键卡牌。 正常的如《征服者》《此去必不归》,二者都是在了解所有卡牌技能效果后,通过一定的规则,按顺序在公共卡池获取卡牌。区别就是《征服者》属于完全公共卡池,每张卡都有一定数量,而《此去必不归》的每张卡独一无二。 比较有意思的是《赛维亚》,通过小机制发育的点数,升级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技能树获取相应卡牌。由于每场机制后都能洗点,大家也能体验不同流派的乐趣。 最大胆创新的该属《哈兰之息》了,通过用ppt跑团做题的方式打工上课然后抽取卡牌。硬核的地方在于并不是每个选项都能成功,负收益很多,大家要根据剧本隐藏的线索投其所好趋利避害。 🔮元素推荐与操作难度: 🔥炎狂(1⭐):疾风骤雨版爆发式输出,猛猛干就行,操作得好可以三回合结束游戏,也可能被针对得坐牢 🌞光耀(2⭐):奶妈,无脑奶就行,拿到关键装备也可以玩毒奶输出 🌩️暗流(3⭐):能输出能回血的攻防一体“自闭”流,由于基本没什么人会打他,导致经常游戏结束还是🈵血,有保底体验 🌪️幻弄(4⭐):主打后手响应牌控制+爆牌掉血+全队元素亲和增益,能辅能c 🌲生木(4⭐):最恶心的角色,主打拆牌+状态牌增益+低耗蓝快速过牌找到核心输出牌,上限很高下限不低,计算量较大 ❄️冰霜(5⭐):最吃卡牌理解力的元素,吃配卡吃预判吃牌序(by弃羽),主打抢速度+削手牌上限+状态牌减益+反伤等等,什么都各沾一点,上限极高下限极低 这种组卡方式最大的问题即抽卡会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且100%自由度的跑团大家可以互卡,导致有人可能会无法获得核心卡牌玩起来很难受。我非常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专精一个方向即可,至多一主一副,如果玩成了杂交就是害己害人。 五、机制的创新性与平衡性 《解析者2》作为机制本发展史上第一个diy大招+高燃觉醒的tcg卡牌机制本,双dm控场+双统帅位与8种大相径庭的卡牌玩法,迄今为止仍是许多机制玩家心中和《风林火山》《破界》并列的机制本TOP3。 但接下来《赛维亚》《征服者》或因某个角色太超模,或因大机制回合太少许多流派无法发挥导致像个半成品。 直到《哈兰之息》的出现,除了传统的牌库、手牌、弃牌区,还有蓝量、状态栏、延时响应区、装备卡、专精卡,各种精美物料,各种可玩因素是DBG卡牌之最,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也不为过。 但3v3明阵营有一名角色出局游戏即结束,好比两队人打球,只需第一个进球,一球定输赢,剩下四个可能都满血(by路飞),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作为一个集火游戏,必然导致有1-2名玩家坐牢。特别是这个本的平衡全部依赖于玩家自身,如果dm不干预,阵营组成比较离谱(比如炎狂幻弄生木在一队),可能出现一边倒7-8h很快结束的情况。这就要求dm根据场上的发育进行控场,限制某两种元素不能一队。百川规定四刷之后才能解锁与boss的pve,dm如果毫不干预的话,一刷车体验不好的玩家必然不可能多刷。这一点就不如《星庭物语》高明,小组赛之后以一场pve结束游戏,所有人都是赢家,大概这也是其8.6高分的原因之一。 六、DM 《解析者2》的安静+小苏是罕见的“王炸”组合,也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的“双dm”而非“一主一副dm”本,二人丝滑的控场保证了场上每一名玩家的体验,各自带队互相颉颃也为这个本增添了许多乐趣;《赛维亚》的团子为这个半成品劳心尽力,几乎将小机制全部改写一遍在运气游戏的基础上增添了博弈性,大机制改技能测算多组模型力求使阵营更加平衡,就差撕本重写;《星庭物语》的麻将不仅是dm也是经常一起打本的朋友,在非常懂玩家心理的基础上毫不放水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非常精彩的pve对决;《哈兰之息》的噗噗帅气优雅耐心仔细判定快速准确;《征服者》的chen用武汉话反问的带本方式也颇为可爱;而《此去必不归》的dm我认为他还需要学习一下如何开大机制本。

近一个月依次打了四个DBG卡牌机制本:《赛维亚战记:始动之轮
近一个月依次打了四个DBG卡牌机制本:《赛维亚战记:始动之轮
近一个月依次打了四个DBG卡牌机制本:《赛维亚战记:始动之轮
近一个月依次打了四个DBG卡牌机制本:《赛维亚战记:始动之轮
近一个月依次打了四个DBG卡牌机制本:《赛维亚战记:始动之轮
近一个月依次打了四个DBG卡牌机制本:《赛维亚战记:始动之轮
近一个月依次打了四个DBG卡牌机制本:《赛维亚战记:始动之轮
近一个月依次打了四个DBG卡牌机制本:《赛维亚战记:始动之轮
近一个月依次打了四个DBG卡牌机制本:《赛维亚战记:始动之轮
湖北